秦小莉 1,2 , 藕顺龙 3,4 , 高秀容 2 , 罗静 5 , 魏华 6 , 蒋倩 3,4 , 易群 3,7
  • 1.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学部(成都 610031);
  • 2. 成都医学院药学院(成都 610500);
  • 3.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省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成都 610041);
  • 4.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部(成都 610041);
  • 5.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成都 610054);
  • 6.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成都 610021);
  • 7.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办公室(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系统评价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风险评估工具。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NKI、CBM、WanFang Data、VIP数据库和22个相关机构与学会网站,搜集VTE风险评估工具,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定性分析发布国家、机构、年份、适用疾病类型、适用人群、工具形成方法等基本特征;重点比较VTE风险评估工具的评估维度、工具性能、风险分层能力、是否验证等关键要素。结果  共纳入42个VTE风险评估工具,其中美国最多(n=17),中国4个,集中发布于1996—2021年,适用疾病类型和人群不完全相同;其中19个工具构建基于病例-对照或回顾性队列研究,16个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5个基于横断面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另外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的工具达20个;各工具评估维度不同,出现频次较高的为VTE既往史、年龄、BMI值和确诊为肿瘤,分别占比64.29%、54.76%、54.76%和47.62%。33个工具进行了风险分层,30个工具以风险评分的方式呈现;部分工具缺失临床验证数据,同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曲线下面积分析的工具仅有12个。结论  现有VTE风险评估工具的评估维度和证据来源不完全一致、工具实施方法和结果呈现形式不完全相同,适用范围有所差别;部分工具构建方法和过程欠清晰,缺乏相关外部效度的验证研究,在我国临床实践推广存在一定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