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 1,2,3 , 肖非易 1,4 , 刘园园 5 , 邹鑫如 6 , 付甲妮 6,7 , 杨克虎 2,3 , 赵琨 1 , 李雪 1
  •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
  • 2.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兰州 730000);
  • 3.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循证医学中心(兰州 730000);
  • 4. 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沈阳 110016);
  • 5.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00);
  • 6.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00);
  • 7.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 71006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系统评价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以及CRD database卫生经济学专业数据库,并手工检索卫生经济学领域的相关杂志和各国HTA机构网站,全面搜集关于AML治疗药物的经济学评价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6月。参考CHEERS清单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总结目前国内外已发表AML治疗卫生经济学评价的基本特征,分析评价模型结构及方法学差异,并比较药物的经济性。结果  共纳入17个研究,分别从卫生体系、患者、全社会和医疗保险支付方角度出发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评价模型比较统一,但在方法和结果报告上存在差异,质量有待加强。研究对象主要是去甲基化药、靶向药与传统化疗方案进行比较,以及不同化疗组合方案、不同药物剂量之间的比较。结论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传统化疗方案,而马尔可夫等经济学评价模型,更多应用于近年研发的靶向药和去甲基化药物。与对照方案相比,基于阿糖胞苷的化疗方案、米哚妥林以及地西他滨更具有成本-效果。

引用本文: 李睿, 肖非易, 刘园园, 邹鑫如, 付甲妮, 杨克虎, 赵琨, 李雪.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3, 23(6): 638-646. doi: 10.7507/1672-2531.202211023 复制

  • 上一篇

    中国近五年临床实践指南的临床适用性:一项横断面研究
  • 下一篇

    中药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临床症状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