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  610072);
  • 2.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四川成都  61007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肺淋巴瘤样肉芽肿(PLG)的临床、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报道 1 例经尸体解剖病理证实的 PLG 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 患者男性,44 岁,以咳嗽、咯痰、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肺部 CT 影像学表现为双肺散在以血管为中心的结节影伴斑片影,下肺多见。临床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无缓解。患者病情逐渐加重并死亡。尸体解剖显示为 PLG,病理分级Ⅲ级,镜下以血管为中心的各种淋巴细胞浸润伴坏死,EBER 原位杂交阳性。文献复习检索到中文文献 28 篇、外文文献 34 篇。文献总结 PLG 好发于中年男性,其发生与 EBV 感染有关,多有免疫功能低下,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多发结节及斑片影。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EBER 原位杂交,治疗局部病变以手术为主,进展较快的Ⅰ、Ⅱ级患者和所有Ⅲ级患者,常用 RCHOP 方案进行联合化疗。其预后与分级相关,Ⅲ级侵袭性强、预后差。结论 PLG 是一种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原发于肺的淋巴增生性疾病,见于多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其 CT 影像学有一定的特征性,但确诊需结合病理。部分患者经治疗可缓解,Ⅲ级患者预后差。

引用本文: 张优仪, 李娟. 经尸体解剖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瘤样肉芽肿一例并文献复习.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9, 18(6): 567-572. doi: 10.7507/1671-6205.201811036 复制

  • 上一篇

    熏烟联合间歇低氧暴露对大鼠肺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下一篇

    以铺路石征为表现的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