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ICU;
  • 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药剂科;
  • 3. 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 胸外科(上海 20003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回顾性分析心脏手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行CRRT治疗的心脏术后成年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男38例、女28例,平均年龄(59.11±12.62)岁。根据出院时治疗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66例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被纳入该研究,其中18例存活,48例死亡。CRRT治疗患者死亡率为7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脏术后行CRRT治疗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有:术后第1 d低血压(B=2.897,OR=18.127,P=0.001),少尿到血滤间隔时间(B=0.168,OR=1.183,P=0.024),术后第1 d血小板值(B=-0.026,OR=0.974,P=0.001)。 结论 术后第1 d低血压是心脏术后CRRT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需及早防治。尽早行CRRT能改善预后。术后第1 d血小板值是保护因素,血小板值越低,预后越差。

引用本文: 张海, 潘雁, 杨敏, 申屠阳. 心脏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5, 22(9): 846-850. doi: 10.7507/1007-4848.20150211 复制

  • 上一篇

    瞬时血流测定技术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预后预测的价值
  • 下一篇

    心内直视手术同期行单极或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