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成都 610041);
  •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合肥 230026);
  • 3.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力学系(成都 610065);
  • 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研究管理部(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IAC)与癫痫的相关性和 IAC 导致癫痫的可能机制。方法  纳入 2009 年 1 月-2019 年 1 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 IAC 患者,根据是否伴发癫痫分为 IAC 伴癫痫组和 IAC 不伴癫痫组。建立所有受试者 MRI 图像的三维空间坐标系,统计 IAC 位置信息;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受试者增强 CT 图像建立囊肿区域血管模型,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患者 72 例,其中 IAC 伴癫痫组 24 例,IAC 不伴癫痫组 48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IAC 位置、IAC 体积、IAC 最大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AC 伴癫痫组发现的 7 个高危区域点形成的连续区域位于颞区,这 7 个点在 IAC 伴癫痫组同时出现 5 次,在 IAC 不伴癫痫组同时出现 1 次,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4,P=0.024)。比较两组血管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发现两者的压力变化和血压参数相似,IAC 伴癫痫组的血流量更低、血管平均壁切应力更大。结论  IAC 可通过其占位效应使得邻近血管狭窄、血管壁切应力增高,从而引起癫痫;伴发癫痫的 IAC 最常出现的位置是颞区,IAC 伴癫痫的患者在行手术治疗前,致痫灶定位应考虑 IAC 的占位效应。

引用本文: 李宛凌, 夏逸林, 许霄, 李忠友, 陈蕾, 陈宇. 颅内蛛网膜囊肿占位诱发癫痫的影像及血流动力学研究. 华西医学, 2022, 37(11): 1641-1645. doi: 10.7507/1002-0179.202102134 复制

  • 上一篇

    急救快速通道对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分析
  • 下一篇

    儿童爬行促通训练机器人对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粗大运动及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