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上海 200065);
  • 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 200233);
  • 3.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骨科(上海 201299);
  • 4.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骨科(上海 201605);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了解股骨近端骨小梁的三维结构,为理解骨小梁的结构与力学功能、股骨近端骨折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 6 具成人股骨近端标本,利用手工刮除法建立骨小梁的大体标本。对标本进行 micro-CT 扫描,将 CT 图像输入 Mimics18.0 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建立含有骨小梁三维结构的股骨近端数字模型。对数字模型进行观察,了解骨小梁的空间分布,不同骨小梁与股骨近端骨面和相关解剖标志的关系。结果 成功建立了骨小梁的大体标本和数字模型。股骨近端骨小梁分为水平和垂直两组,其中水平骨小梁起自股骨大转子下缘,沿股骨颈方向朝前上内方走行,终止于股骨头内下方;垂直骨小梁起自小转子下缘及股骨距内上部,发出后呈近似圆锥状放射向股骨头内上方走行,与水平骨小梁在股骨头中心区交叉融合。水平骨小梁走行过程中与股骨大转子骨面的距离为 17.3~26.8 mm,平均 22.66 mm。在股骨头内,水平骨小梁与垂直骨小梁融合为一类球体,其到股骨头骨面的距离在不同截面有所不同:在矢状面,其与股骨头骨面的距离为 6.3~7.2 mm,平均 6.88 mm;在冠状面,其与股骨头后侧骨面距离较小,部分与骨面融合,与前内侧距离较大,为 5.8~7.6 mm,平均 6.32 mm;在横截面,与股骨头骨面的距离为 5.6~6.3 mm,平均 6.30 mm。垂直骨小梁与水平骨小梁斜向交叉,两者的夹角为 129~150°,平均 140.67°。结论 股骨近端骨小梁具有独特的空间构型,是股骨近端的主要支撑结构,恢复骨小梁结构完整是股骨近端骨折的重要目标。

引用本文: 祝晓忠, 梅炯, 倪明, 贾光耀, 刘时伟, 戴亚辉, 张英琪. 股骨近端骨小梁结构的大体解剖和影像重建分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9, 33(10): 1254-1259. doi: 10.7507/1002-1892.201904128 复制

  • 上一篇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专用球头改锥复位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研究
  • 下一篇

    股骨转子间骨折前内侧角骨皮质形态的影像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