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1 , 魏波 1 , 周进 1 , 姚庆强 1 , 王黎明 1 , 那键 2
  •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南京 210006);
  • 2. 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江苏徐州 221009);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探讨利用 3D 打印技术制备、经多巴胺表面修饰及负载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 1(cartilage derived morphogenetic protein 1,CDMP1)的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三维多孔支架,体外诱导人 BMSCs(human BMSCs,hBMSCs)成软骨分化的可行性。方法采用 3D 打印技术制备 PCL-HA 支架,经多巴胺表面修饰后,将 CDMP-1 负载于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支架表面微结构,并检测孔隙率和水静态接触角。体外成软骨分化实验:分为 A 、B、C 3 组,A 组为 PCL-HA 支架,B 组为多巴胺表面修饰的 PCL-HA 支架,C 组为多巴胺表面修饰及负载 CDMP-1 的 PCL-HA 支架;将 hBMSCs 植入 3 组支架,成软骨诱导培养后比较细胞黏附率、细胞增殖(MTT 法)和细胞活性(Live/Dead 染色法),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的基因表达。结果3 组支架均呈三维多孔圆柱体状,孔洞相互联通,孔径为 400~500 μm,孔隙率为 56%,材料纤维走向为 0°/90°。经多巴胺表面修饰后,支架颜色由初始的白色变为棕色;水静态接触角也由 76° 降为 0°。体外培养 24 h,A、B、C 组细胞黏附率分别为 34.3%±3.5%、48.3%±1.5%、57.4%±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e/Dead 染色显示 3 组细胞均有较好的细胞活性。MTT 检测显示各组 hBMSCs 均生长良好,吸光度(A)值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大;培养 4、7、14、21 d 时,C 组 A 值显著高于 A、B 组,B 组高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培养时间延长,3 组Ⅱ型胶原 mRNA 和 Aggrecan mRNA 表达均持续增加;培养 7、14、21 d Ⅱ型胶原 mRNA 相对表达量及培养 14、21 d Aggrecan mRNA 相对表达量,C 组均显著高于 A、B 组,B 组高于 A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 打印技术制备、经多巴胺表面修饰及负载 CDMP-1 的 PCL-HA 三维多孔支架,体外与 hBMSCs 共培养,可促进细胞黏附、增殖及成软骨分化。

引用本文: 徐燕, 魏波, 周进, 姚庆强, 王黎明, 那键. 多巴胺表面修饰/负载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 1 的 3D 打印聚己内酯-羟基磷灰石三维多孔支架促进人 BMSCs 成软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8, 32(2): 215-222. doi: 10.7507/1002-1892.201708017 复制

  • 上一篇

    面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上唇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
  • 下一篇

    血清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