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太原理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太原 030024);
  • 2. 山西白求恩医院(太原 03003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前脱细胞基质是一种治疗皮肤损伤的有效修复替代材料,但是关于其性能的系统性评价研究较少。本研究实验组采用两种脱细胞方法制备基质:一种是过氧乙酸(0.2% PAA/4% 乙醇溶液)灭菌后高渗盐水脱细胞(A 组);另一种是 γ 射线灭菌后 0.05% Trypsin 酶/EDTA 脱细胞(B 组);对照组进行 PBS 浸泡(C 组),检测三组组织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不同方法处理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表明 B 组脱细胞效果良好;A、B 组组织孔隙率均在 84.9% 以上;A 组压缩弹性模量(9.94 ± 3.81)MPa、B 组压缩弹性模量(12.59 ± 5.50)MPa 分别与 C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 组脱细胞基质中胶原蛋白总含量均显著低于 C 组含量(1.662 ± 0.229)mg/g,但胶原Ⅰ/Ⅲ的比值 B 组与 C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组织微观结构无明显差异;定性检测各组纤连蛋白和弹性蛋白与 C 组材料基本一致。因此,B 组脱细胞基质作为支架材料性能更好。实验结果说明,采用 γ 射线灭菌、0.05% Trypsin 酶/EDTA 制备的脱细胞基质可用于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还可为异种真皮脱细胞基质的制备及裱衬提供参考,为静电纺丝或三维打印组织工程皮肤支架提供理化参数。

引用本文: 杨彩仙, 郭继强, 王景辉, 范佳玉, 邢彦雪, 张利, 安美文. 两种常见的脱细胞法对真皮脱细胞基质理化特性的影响.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21, 38(5): 911-918. doi: 10.7507/1001-5515.202103019 复制

  • 上一篇

    LPS 刺激稳定黏附于 ICAM-1 上的中性粒细胞形成胞外诱捕网依赖于整合素 Mac-1 和细胞骨架蛋白
  • 下一篇

    基于 CiteSpace 的脑电图诊断抑郁症可视化分析的特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