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传承的心理基础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DOI: 10.12677/ARL.2020.91003, PDF, HTML, XML, 下载: 771  浏览: 2,23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志翔, 孙天义*: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集体无意识民族文化心理Gestalt Psychology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Na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
摘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音律优美,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何以传承至今值得探讨。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古诗词传承的原因,发现古诗词中传承着共同的心理基础,这个心理基础可分为三个部分:格式塔心理学、集体无意识、民族文化心理。它们不易被人察觉,却深深流淌在民族的血脉里并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profound and has a long history. It is worth dis-cussing why the ancient poetry with beautiful melody is inheri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ancient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and finds that the inheritance of ancient poetry has a common psychological basis,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Gestalt psychology,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 They are not easy to detect but deep in the national blood and subtly change our way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
文章引用:张志翔, 孙天义. 古诗词传承的心理基础[J]. 艺术研究快报, 2020, 9(1): 10-13. https://doi.org/10.12677/ARL.2020.91003

1. 引言

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孕育出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到唐诗宋词的争奇斗艳,其中流传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这些诗词早已融入到中国人情感、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面对亲情时,“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深情;又如对友情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情;再如面对爱情时,“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钟情等等。为何这些诗词历经千年却传承不衰?古诗词中深层次的心理基础是什么?探究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文献和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格式塔心理、集体无意识心理和民族文化心理是中国古诗词传承的心理基础。

2. 古诗词传承的格式塔心理学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文学和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格式塔”指的不再只是视觉上单纯、静止的形状,而是着重于事物各部分组成的整体性效果,这种效果是经过人的感知活动实现的,它要大于各个部分机械相加的总和。具体到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中来,“格式塔”又被译作“完形”,同人的感知活动紧密相连,经由这一桥梁,人把外部世界的形式及动力结构内化为个体的动态心理结构 [1]。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完形”认为文学作品只是冰山的一角,作者能通过独具代表性的意象,让读者产生共鸣,从而看到整个冰山的全貌。格式塔心理学的两大基本内容“异质同构论”和“整体论”对我们研究古诗词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具有重要启发。

2.1. 异质同构论

“异质同构”即不同内涵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结构样式。在古诗词中有辞藻简短,声律优美而意境无穷的特点。作者抒发情感和思想,不是直接的流露和灌输,而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利用意象含蓄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国古诗词中包含了无数的意象,其中许多不同的意象却能表达出相同的情感与意境。例如卢允言的《冬夜赠别友人》中“愁听千家流水声,相思独上月中行”对月的描写,表达诗人送别的不舍。月色是一种惨白的淡青色,属于冷色,使人感受到的是静、冷、清、寂,容易引起忧郁和遐思。月亮在时间上的永恒性又容易使人从反面联想到人生的短暂无常,而在这短暂无常的人世之中又有乡土之别、相思之苦 [2]。又例如王维的《观别者》中“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对柳色的描写,表达诗人离别的感伤。而“柳”与“留”发音相似,故古人借“柳”表达对即将分别的人的思念。古人喜爱在家中庭院种柳树,柳树便成为家的代名词,人们每每看到柳树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家乡 [3]。这两首诗中的“月”或“柳”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却在诗人的笔下表达出相同的结构、相同的离别愁苦之情。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外部事物、艺术样式、人物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在结构方面都是相同的,即“同构”,它们都是“力”的模式。任何客观的文学作品,只要其“力”的结构与人的内在情感的“力”的结构存在着对应关系,这些作品就能表现人的情感世界 [4]。

2.2. 整体论

格式塔心理学最基本的理论是它的整体论,强调整体性,其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The whole is more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整体性原则与强调综合性思维的中国诗学传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一首古诗词中,作者并不是把每个部分的意象割裂开来看,而是把它们结合起来,看作一个整体。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从部分上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这些词各自烘托的悲凉气氛远没有那么强烈,但组合在一起,一幅夕阳西下,饱经沧桑的旅人,牵着瘦马,走过独桥的凄凉、寂静的完整画面就浮现在读者面前,随之而来的怀才不遇、消极避世的情感自然就流露出来。

3. 古诗词传承的集体无意识心理基础

“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发展 [5]。在荣格看来,“集体无意识”即在个体的无意识之外的一种社会或集体的无意识,而这种意识可以用来解释个体以及集体的行为。集体无意识人人都有,但不能经常被意识到,因而集体无意识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 [6]。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由无数的同类经验在人们心理上的沉淀,之所以能传承下来,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社会文化结构。这种沉淀虽不为人所觉察,却处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以及行为方式。

关于集体无意识的内涵,荣格认为:“它是个体无意识的更深层次,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和文化历史的因素在心理上的积淀,也就是深印于脑意识结构中的以前各代人经验的积累和反映。它隐藏在人类心灵的最深处,是一个超越所有文化和意识的共同基底” [7]。很明显,荣格所理解的“集体无意识”是一个更大的概念范畴,在此我们所说的集体无意识只是其中的一点,即“以前各代人经验的积累和反映”。

而古诗词中所写的内容正是诗人经验的传授和情感的抒发。千万首诗词交相辉映,投射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借景抒情的山水诗;有抒发离别之情的送别诗;有揭露社会风气的讽刺诗等等。它们共同构筑了一个精神上的“世外桃源”,一个行为准则,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每个中国人从小耳濡目染,却不自知。这种行为准则如同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早已内化为中国人的一种志向,一种品格。

4. 古诗词传承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

所谓民族心理是归属于同一民族的共同心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民族心理是指构筑在一个民族的经济地域基础之上并渗透着该民族共同文化传统、决定着该民族人们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共同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国民性” [8]。而民族文化心理基础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在特定文化传统下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这种民族文化心理基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后在价值判断和选择方面具有很强的心理定势。如谈及亲情,《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望着渡口,看着明月,不禁发出了何时明月能照着自己回家的感叹。即使身在远方,也心念故乡,思念亲人。可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纵使万水千山也挡不住浓浓的思念,到如今有中国人春节回家过年,阖家团聚吃年夜饭的传统;又如谈及友情,《别董大二首》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人生知己无贵贱,天涯处处有朋友。这种“君子之交淡如水”却又情深义重的友谊令人心旷神怡,到如今有中国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串门”,聊天聚餐的习俗;再如谈及爱情,《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虽历经磨难,但相爱之人永不分离,忠贞不渝的爱恋,到如今有中国人婚礼上宣告新人喜结连理的仪式。这些古诗词文化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不影响着历代中国人,这种价值选择和心理定势也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各方面。古诗词为何能代代相传,正因其寥寥数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古人经验和情感,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它不易受政治形态,经济变化的影响而传承至今。

5. 小结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同样也是诗歌的民族。古诗词是勤劳中国人的艺术结晶,凝聚了无数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古至今,中国人畅游在唐诗宋词的海洋,接受着诗词中格式塔心理的浸润与感悟,又在感悟中形成的共同集体无意识的滋养下,筑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也是在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影响下古诗词得以传承至今。在中国人的思想深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使中华民族不断反躬自省、奋勇前行,改变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基金项目

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Nanhu Scholars Program for Young Scholars of XYNU)。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左衡.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J]. 中国音乐教育, 2003(6): 27.
[2] 王廷弼, 沈卫建. 春愁·悲秋·明月相思——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举隅[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1): 97-98.
[3] 刘晓航. 浅析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7(7): 49-50.
[4] 陈有君, 俞登荣. 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角度分析《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J]. 名作欣赏, 2017(23): 24-25.
[5] 寇晓玮. 荣格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理论批评研究综述[J]. 美与时代(下半月), 2009(11): 36-37.
[6] 邵露莹. 对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与艺术关系的一点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 2012(20): 40-41.
[7] E弗洛姆. 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 张燕, 译.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
[8] 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 社会心理学[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