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视角下宁波市公示语翻译问题与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Ningb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DOI: 10.12677/ML.2021.92040, PDF, HTML, XML, 下载: 695  浏览: 1,51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暴琰琰:宁波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
关键词: 功能对等宁波市公示语翻译Functional Equivalence Ningbo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摘要: 本文在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下,通过对宁波市公示语翻译进行实地调研,以该市主要景点和公共场所公示语英译为例,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入手,对该市英文公示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增译、减译、改译和意译等不同翻译策略提出建议译文和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宁波公示语的英译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宁波城市国际化,提高城市知名度,同时也为其他城市国际化建设提供参考。
Abstract: Based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proposed by American linguistician and translator Eugene A. Nida, the paper studie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Ningbo, Zhejiang, specifically focuses on the public signs in famous scenic spots and public places in this city. The paper analy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pplies with different translation techniques like addition, omission, adaptation and transliteration to propose suggestions. With the expectation to increase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in this aspect in Ningbo, to promote municip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o enhance city fame and reputation, this paper is also dedicat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in other cities.
文章引用:暴琰琰. 功能对等视角下宁波市公示语翻译问题与对策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1, 9(2): 293-29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2040

1. 研究意义

公示语,又称标识语,指在公共场合为公众提供宣传、指示、警示或服务的语言。公示语的翻译现状,是一个城市或地区文化建设水平与国际化建设水平的写照。公示语的翻译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国际化形象。宁波市作为一个与多国有贸易往来的港口城市,正确、贴切、上乘的公示语翻译对于提高城市的国际化形象至关重要。因此,无论是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或是从服务大众的角度上来看,公示语翻译都具有很大意义。

但是由于中文在文字、表达习惯、文化等方面与英语有本质上的区别,许多公示语的英译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误导目的语读者(即英语国家游客),无法发挥公示语本身应有的指示及警示作用,还影响着城市的国际化形象。

2. 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中国许多专家、译者与翻译研究人员对于公示语的翻译研究分析得很多,对于改善公示语翻译质量提供了很大帮助。黄友义教授提出了“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1]。根据学者戴宗显、吕和发的观点,公示语汉英翻译应当遵循的具体原则为功能对等、情境相同、对象一致、目标明确、转换对应 [2]。

公示语翻译标准有很多,但是针对宁波市公示语翻译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研究还有待改善与深化。通过在中外数据库检索,查阅相关文献,笔者了解到现有的研究或是从目的论角度出发,探讨宁波市部分旅游景点英译问题 [3],或是依托文本类型学视角研究宁波医院公示语翻译 [4],在范围和深度上还有改进的空间,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不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对翻译过程的把关、译员素质、对译文的重视程度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3. “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出自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奈达认为,翻译是使用最贴切、自然和对等的目的语语言,实现源语言的信息重组,首先要达到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形式对等 [5]。形式对等又称功能对等。翻译时不去苛求字面的刻板对等,而是要达成两种语言之间功能上的对等。功能对等理论重点强调动态对等,动态对等中的对等主要涉及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以及文体对等四个方面。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 [6]。翻译传达的信息不仅仅是字面所展示的文字信息,也有深内涵的文化信息。

译者应从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为出发点,以目的语读者读到译文的感受和反应为衡量标准,以求实现公示语在原文和译文功能上的对等,使译文完整准确的传达原文的信息,同时也更符合目的语中读者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

4. 对宁波市公示语翻译问题分析

通过前期大量文献阅读、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当下宁波市公示语翻译主要存在词汇和句法两个方面的不对等。这些不对等问题,不仅会导致外籍人士的理解困难,也影响着宁波市的国际化形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词汇和句法这两个方面,采取增译、减译、仿译和意译等翻译策略提出建议译文。

4.1. 词汇层面

4.1.1. 拼写错误

由于部分译者在翻译时的粗心大意,致使公示语在英译过程中,出现漏掉空格、漏写字母、多写字母、相似字母混淆、大小写混用等问题。这些由于不够严谨认真而造成的低级错误频频出现,严重影响宁波市的对外形象。

比如,宁波市区某商场开业时,巨大的幕布上“盛大开业”被译为“GRANO OPENING”,“GRANO”拼写错误,实为不妥,建议改为“GRAND OPENING”。

又如,天一阁博物馆里,在对于尊经阁的介绍中,提到“此阁原在宁波府学内,系光绪年间重建的重檐歇山顶建筑。”,译文为“This pavilion was originally built In the local government school of Ningbo. It was In a double-eave style.”在句中,本该小写的“in”,全部被写为大写“In”。

4.1.2. 语法错误

在宁波市公示语的翻译中,不乏一些语法错误,译者按照字面直译或音译,完全忽视译文的实际含义,令英文读者百思不解。

如,宁波火车站中的“铁路到达层”被翻译为“Ningbo Railway Station Reach Layer”。根据《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reach”作“到达”解时,其解释为“When someone or something reaches a place, they arrive there”,词性为及物动词。然而在该句英文译文中,如按照语法层面理解,主语是“Ningbo Railway Station”,而宾语是“layer”,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另目的语读者难以理解。建议直接将“铁路到达层”改为“Arrival”,言简意赅,简单明确。

又如,在天一阁里,对于尊经阁的介绍中,“1935年宁波地方人士筹款维修天一阁时移建于此。”被译为“In 1935, It was moved here when the repairs of Tianyige Library.”且不说本句译文存在的漏译现象,其存在的语法错误大大影响了天一阁景点在外籍人士心中的形象。建议译为“It was moved here when Ningbo native people raise money to rebuild Tianyige Museum in 1935.”

4.1.3. 文化负载词翻译不当

宁波市公示语,尤其是其蕴含历史文化的著名景点中包含很多文化负载词。然而,一些文化负载词的译文文本,完全没有展示出其原文应有的文化内涵。

比如,天童寺景区将“内侍”翻译为“bodyguards”(保镖),“保镖”一词多指为别人护送财物或保护人身安全的人,与侍候卫护、随从侍奉的宫内侍从的含义大相径庭。属于词汇层面的文化不对等,建议译为“Eunuch”。

又如,在天一阁博物馆中明州碑林的游览介绍公示语中,“进士”一词被直接音译为“jinshi”,且没有任何注释或增译,无法起到让英语语言使用者理解的功能与作用。“进士”指的是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的人。对于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词语,这样简单的音译会造成译文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丢失,词语不对等。建议译为“jinshi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ancient China)”。

4.2. 句法层面

4.2.1. 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是指在英译时,译者按照汉语思维方式、语法逻辑和字词顺序进行字对字的翻译,译文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奈达认为,译文的翻译好坏取决于其译文是否与原文达到高度的对等,目的语读者在欣赏和理解译文时的感受是否与原文读者理解原文时的感受一致。

保国寺景区门口的简介中,“古建筑群创建于东汉,现存大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是江南地区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The Ancient Building Cluster here was built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 existing Hall was rebuilt in Dazhong Xiangfu Year 6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Year 1013). It is the oldest and best preserved wood structure in South China. Besides, it has high value in terms of history, art and science.”

读之则觉显然是中式英语,语言生硬。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指的是宋真宗赵恒的第三个年号。译文采取直接音译的形式,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晦涩难懂。其次,将“江南地区”直接翻译为“South China”(中国南部),完全是误译,是篇章层面的不对等。且译文冗长,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更无法达到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目的。因此,建议译为:

“The ancient building cluster was built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mong which the Hall was rebuilt in 1013 (Song Dynasty). It is the earliest and best-preserved wooden architecture in the south area of Yangtze River, boasting of high historic and artistic value.”

4.2.2. 警示语译文不规范

在公示语中,警示语对于引导公众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奈达认为,译文要传达原文信息、原创的风格和精神 [7]。因此,在公示语翻译中,译者须以目的语读者角度出发,其原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文化和语用信息都要考虑在内 [8]。通过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笔者发现,警示类公示语的不恰当翻译,大多是由译者忽略了中英文在文化、表达习惯、语境等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错误。

例如,宁波市李惠利医院的公示语“小心碰头”被直接译为“Carefully hit head”,本身是让小心碰到头的警示语,却被翻译成“撞头的时候小心一点”。建议参考国外公示语的表达,译为“Mind your head”,更有利于实现此类公示语句法层面的功能对等。

又如,宁波大学西校区的一句公示语“请勿翻越栏杆”被译为“Don’t climb the fence, outside dangerous”奈达认为,如果重复部分只会导致误解,则可以删除某些元素 [9],因此不如直接省译为“Don’t climb the fence please.”

5. 结语

公示语翻译,作为城市国际化形象的展示窗口以及对外交流的窗口之一,其规范化俨然成为一个系统性工程。政府部门应建立起有关公示语翻译的权责机构,从源头上把控公示语翻译质量,对译员素质进行把关、对译文质量提高重视,加大审核力度,层层监督,增强公示语的窗口作用。

笔者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当前宁波市公示语翻译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参考译文,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宁波市公示语英译质量,从语言环境的角度为宁波市构建国际化城市提供一定的建议。因此,本文对于推进宁波城市国际化、提高城市知名度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城市国际化建设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

项目来源:[242241] 2020年度宁波工程学院学校科研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功能对等视角下宁波市公示语翻译问题及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黄有义.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 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 中国翻译, 2004, 25(6): 27-28.
[2] 戴宗显, 吕和发. 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 中国翻译, 2005(6): 38-42.
[3] 鲁丰, 王晨婕. 目的论视角下的宁波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问题及对策研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10): 90-91.
[4] 刘梅丽. 文本类型学视角下的医院公示语翻译——以宁波市10家医院为个案[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3): 141-144.
[5] Nida, E.A. and Taber, C.R. (1969)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E. J. Brill, Leiden.
[6] 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7] Nida, E.A. (2001)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hanghai.
[8] 李晓旭.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丽江景区公示语翻译问题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 2017(8): 99-103.
[9] Nida, E.A. (1993)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hanghai.